top of page

創意舞蹈教育:在「有限」中尋找「柔韌」的點滴

筆者的工作與香港的戲劇教育發展有關,這次訪問了幾位舞蹈教育工作者及舞團,亦是一次探索與重訪的歷程。千禧後的十年,是藝術教育在學校制度上注入新思維與實踐的時期,藝術教育成為八大學習領域之一,戲劇(教學法)、舞蹈、媒體藝術亦納入中、小學的課程指引文件內討論及發展,從那時開始不少先導、種子、薈藝教育計劃紛紛推出,或到海外考察取經,藝術教育研究與討論四起,期間筆者在一些研討場合也與舞蹈教育觸碰。是次受訪者提及一些行業狀況或意見,雖然身處不同專業,但都令筆者回憶起不少「熟悉」片段,進而翻開十多年前儲存的相關藝術教育課程文件、研究報告、教案集等,再次重覽,拼砌出這次探索舞蹈教育發展的足跡。

 

是次邀請了丘思詠(Catherine)、盧淑嫻(Mimi)、何蕤渟(Julianna),以及不加鎖舞踊館(下文稱Unlock)的王榮祿(藝術總監)、李偉能(副藝術總監)、李漢廷(項目經理)、高君(外展主任)分別接受訪問。部分受訪者分別在大、中、小學、幼稚園擔任舞蹈導師多年,具豐富教學經驗。Catherine十年前開始於大學學士課程任教有關舞蹈、文化與創意的單元;Julianna及Mimi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任教;Unlock自2018年開始研創「身體運動」系列創意舞蹈課,這是參考日本舞蹈教育家松本千代栄的教學法而成。

 

2020年處於疫症時期,很多舞蹈課程或計劃都需要轉換形式進行,網上學習成熱門選項,受訪者表示確實思考多了媒體運用與舞蹈課堂的關係,例如鏡頭運用與連接性、減少課堂人數、剪裁更細緻的課堂步驟、運用家中物品作為創作素材等等,但他們都認為只是在疫症封閉環境下的權宜之計。他們把握這時期嘗試了一些平日較少接觸的事情,例如Catherine參加了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小組計劃,搜索了有關藝術教育的數碼共享平台;Julianna則在網上以自組形式,邀請不同範疇嘉賓作分享,希望擴闊眼界,嘉賓包括戲劇教育、舞蹈治療、日本舞蹈教育等。數位化、媒體化是世界所趨,如何把疫症時引發的點子加以發展,他們表示則仍待業界的努力。疫症彷彿讓世界稍稍停頓下來,讓人重新反思過去、連結現在、推展未來,受訪者藉疫症帶來的沈思,檢視舞蹈教育的進程與發展。本文亦借用千禧年初於本地學校推行的藝術教育理念或研究作為分析框架,主要目的並非討論學校的舞蹈教育,而是借助自教改開始,藝術教育的滔滔研發過程中,重訪戲劇教育及舞蹈教育的探索和研習框架,從而分析舞蹈教育在本地發展的可能性。

 

舞蹈教育與創意舞蹈

是次探討的主題歸納為創意舞蹈(又稱創作性舞蹈/創作舞,creative dance),主要原因是受訪者都並非以舞蹈之技巧傳授為發展舞蹈教育的重點,這發展方向與舞蹈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吻合,而其他地區亦有相關的課程指標作參考。創意舞蹈著重創作舞蹈的探索經驗,並非舞蹈專業技巧的訓練與呈現,而是按個人的特性與體會,鼓勵學生以身體回應周遭環境的刺激,如聲音、視覺、話語、形體仿擬等,亦會與群體互動,過程中並非天馬行空,而是學生對知識的消化、運用、選擇與組織。[1] 這種鼓勵以身體自主之表達方式進行舞蹈探索,不是按個別舞種的技巧進行訓練,與香港自九十年代提出的教育改革方針類似:從教師講授的教學方式,轉移為重視學生為本、靈活多變的活動式或體驗式教育,從而培養出創造力、溝通協作、多角度思維,強調學生獨特性之餘,亦能與不同人士合作溝通,放眼社會與世界,這種多元共融而不失個性的教育觀與世界的發展趨勢如出一轍。時任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基礎學院副院長許明暉博士及其研究團隊,於2002年發表由香港藝術發展局委約之《「透過藝術提高教育的素質:香港學校有效藝術課程模式的探討」研究報告摘要》,在舞蹈教育範圍內亦有貫徹教育改革方針及藝術為本位的引子:  

 

著名舞蹈教育家戴文斯坦(Dimondstein)指出學校的舞蹈教育須從藝術的觀念和角度出發,而不應只停留在舞蹈技能的改進或將舞蹈視作比賽項目。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舞蹈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在人體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和優美的身體姿態,還可以促進學生對自我及他人的認識和欣賞,認識從舞蹈所產生的文化獨特性,並將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綜合在韻律、節拍、體形之舞蹈中……[2]

 

然而,受訪者均表示這種開放自主的舞蹈教育在本地實踐上遇到不少困難。

 

困難與限制

受制於大眾對舞蹈的觀念,著重技術、編排整齊、服飾的美,對舞蹈學習的期望都是按舞蹈導師的編排與指導,以排練或操練方式完成舞蹈作品,當中未必需要與學生討論創作意念、結構,只要有美感或有難度,學習者亦樂於接受。創意舞蹈沒有特定的舞種區分,沒有固定步法,而是由導師引導學生以身體探索和創造,這種抽象的「舞種」會令人難以理解。Unlock與Catherine都表示好多人不認識、甚至沒有聽過創意舞蹈,而且很多舞蹈班都以表演和比賽為目標,很多舞蹈課堂就如「送外賣」般只滿足表演的需要,對創意舞蹈需求相對少,令發展空間變得狹窄,亦令同業難以建立長期的課程架構。

 

受訪者都表示受過專業訓練的舞者,不一定具備教學思維與實踐方法,演藝學院的舞蹈教育單元以往是選修科目,又或舞蹈導師多會按照過往舞蹈訓練的慣常方式施教,多以示範或按步法排練。Mimi與Julianna憶述在學院時曾接觸創意舞蹈,但當時覺得這是一種提昇舞蹈技巧的方式,猶如小練習幫助提昇舞蹈技術,畢業後教班才漸漸發現創意舞蹈的精髓並不是技巧之增潤。而且創意舞蹈要求導師以引導方式開拓學生的身體運用與動作的探索,這涉及教學理念之實踐,亦不是一蹴而就。有些舞者因糊口而擔任舞蹈導師,未必對教育有很大熱誠,亦未能多花時間鑽研教學觀念與技巧。

 

當問到受訪者對創意舞蹈導師有甚麼要求時,他們都不約而同認為要相信創意舞蹈背後的理念。Unlock表示不一定只挑選舞蹈工作者擔任導師,他們認為導師有靈活運用身體能力是其中條件,更重要是導師認同開放與探索的教學方式,他們認為導師具此信念並能實踐更為重要,故有些導師具備其他專業的資歷,例如社工、戲劇等範疇。

 

Mimi與Julianna曾是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在香港推展的計劃導師,她們讚嘆舞蹈教室的資源與人才豐富,課程推進與發展有系統,教案清晰明確。教研團隊包含教育、身體教育、心理學、藝術等專業,課程亦定時作檢討和修訂。她們擔任計劃導師前都有台灣的導師與她們進行工作坊及課堂指導,計劃進行期間台灣導師亦會親身觀課並於課後給予回饋。Mimi參與雲門教室的計劃前,已有一定教學經驗,她回憶當時的教案內容與導師的回饋,提供她一些概念與框架拆解課堂內容,對反思課堂有一定幫助。她們嘆道這種職前和在職的支援於香港真是望塵莫及。

 

捕捉點滴,尋求改變

舞蹈教育同業的交流機會不多,受訪者表示課堂內容大多獨自教授與設計,Catherine曾有發展學校課程的經歷,但初次接觸,很多事情仍在摸索階段,加上坊間沒有教材可以參考,舞者對教案之認識與編寫能力薄弱,形成「單打獨鬥」的困局。她表示在教學方面個別舞團會提供一些入校心得給新任教的導師,她亦希望有經驗的舞團能提供更多職前培訓;涉及不同學校及不同導師教授的計劃,Mimi期望舞團可以在計劃開首、中段或結束階段,召集導師與舞團交流進度與教學情況,讓導師更了解計劃內容之外,亦可以加強彼此溝通。受訪者亦嘗試以不同的方式打開交流之門。Unlock的課堂會以兩位導師任教,這既可向學生展示或示範創作動作的多元性,兩位導師亦能在課前課後交換教學觀察與想法,當然增加導師會令成本提高,而導師亦要協調課堂上的分工,有時會因教學觀念之不同而存在差異。Julianna的工作室會在導師入校前提供有酬的訓練工作坊,除了保障同業生計,亦希望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Unlock表示有邀請同業交流和討論教學經驗,但可能因為對課堂目標的不同取向,而阻礙了繼續討論的空間。而剛在2021年1月網上舉行「兒童創意舞蹈論壇:香港、日本與加拿大的個案研習」,Unlock希望日後再有機會舉辦,並按是次經驗更聚焦研討個別主題。

 

除了努力提昇舞蹈教學技巧與觀念外,受訪者的工作亦不斷讓大眾以至舞蹈界對舞蹈有更多想像的可能。Catherine在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和嶺南大學的單元課程中,會與學生分享舞蹈的多元性,例如舞踏、殘疾人士舞蹈、社區舞蹈之美學,亦會讓學生嘗試以不同主題創作舞蹈。至於對現職舞者或舞蹈導師,她認為可以連繫舞蹈與教學的想像,例如編舞對空間運用、引導舞者之方式與舞蹈教育的教學手法有共通之處,只是切入點有差異,讓舞蹈知識和教育觀念連結,這樣或會讓舞者產生共鳴。Julianna近年把舞蹈融入學校科目作為教學方法,試行一套「學習、經歷、演繹、發現」的學習經驗,讓教師與學生對舞蹈有更多不同的接觸;Unlock近年重新思考以個人為本位的舞蹈,以身體的獨特性定義舞蹈,解放體制化的舞蹈美學,「非關舞蹈」系列亦讓公眾參與,從而推廣及深化舞蹈多元性;Mimi的接觸即興項目向公眾與舞蹈界呈現不同的美學觀,她期望有更多恆常的演出與分享,打開舞蹈或社區舞蹈的既定觀念。

 

重拾碎片,再生意義

筆者以戲劇教育的背景聽著受訪者的訴說與憶述,很多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亦記起二十年前開始與戲劇教育融入香港的旅程,沿途亦偶爾碰上舞蹈教育的點滴。理念上創意舞蹈與戲劇教育相似,都是開放、活動式、探究的學習,而戲劇教學法亦具備肢體表達與創作之手法,每每聽到受訪者因困難與限制而滯礙難行,筆者好奇這些曾經觸碰的點滴可以如何重拾,教改時的藝術教育研究和試行經驗是否還有價值?

 

觀乎受訪者的意見,開放和自主探索的觀念與教學方式在舞蹈界未為普遍,當中亦涉及坊間的舞蹈課堂著重表演或比賽,加上嚴重缺乏教材,皆妨礙了教學之探索和發展完整課程的機會,這與戲劇教育融入學校的初期發展類似。當時有些學校希望試驗戲劇教學法的開放與探究式學習,從而改變以往直接講授的模式,筆者按教育改革的發展階段,曾分別到小學、中學、幼稚園,按所需要的科目或主題式教學,進行不同項目:全校教師工作坊,與個別教師備課、入課堂示範/協教/觀課、課後回饋及檢討,這類把戲劇教育(教學法)知識與技能轉移給教師的支援計劃,當中有自願參與的亦有被校方安排參與的教師,加上學校文化和取向不同,當中的混雜性的確增加了轉化的難度。當時坊間的素材亦欠奉,戲劇工作者只能自發尋找海外課程或素材,又或拿著當時教育局的框架作參考。這些經驗都令筆者體會到轉化需要漫長的時間,藝術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是好好研習當中的材料,使之成為一種可溝通的「語言」,並對教學現場的制度與文化盡量多加認識。筆者帶著這心態尋找本地舞蹈教育的資料,希望找出可供研習的角度與可能性。

 

自千禧年教育改革開始,藝術家與學校老師、校長合作、相互了解、碰撞,筆者也參與其中的策劃與培訓工作。千禧年初舞蹈教育在課程上都有不少研究與框架的建構,例如教育局體育組與香港教育學院(現稱香港教育大學)合作,由周珮瑜博士所領導的小組進行的舞蹈學習研究,旨在解決坊間欠缺舞蹈教材。根據《舞蹈教育會議2001講辭結集》,這是2000年開始的「綜合舞蹈課程發展計劃」,當中包括創作舞、社交舞、街舞等教材內容,整個計劃由籌備至完成為期兩年多,共有十六間中、小學參加,計劃的部分研究成果製成光碟和書冊可供網上瀏覽與下載。以下節錄該教材的教學示例,旨在集中說明這些教材可提供研討課堂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點子。

 

《舞蹈教材套—創作舞》頁8至10(節錄)

示例一:空間—空中方向及圖形

學習目標:

課後,學生能:

  • 於每個造型中展示身體形狀或水平的對比

  • 展示動力的控制

  • 展示不同的移動路線

  • 展示明顯的起始及結束造型

 

學習程度:小學(程度一)

教節:四節

生活題材 / 創作意念:紙飛機

 

以上是創作舞的教學示例之節錄,其編寫方式類似每節的課堂大綱,列出教學活動的目標、流程與簡單步驟,亦有課室空間運用與課堂管理的指示,在課堂設計上初步建議了一個由身體出發,結合動力、空間、關係的固定模式,將元素內眾多的細目組合成課堂的學習目標,每堂按個別元素為教學目的,亦有遞升深度。學生從觀察開始,進而體驗動作,透過學生互相觀摩(同儕學習)、探索、推演、創作出以紙飛機為主題的作品。然而示例對於如何引導學生、促進探索的指示較少(即課堂老師的口頭指令),亦欠缺提問的具體內容,這大綱內容正好讓導師多加討論與試行當中的細節,如舞蹈導師能組成小型研習團隊,隊中通常會具有不同風格的教學方式,這正可從教學話語、師生互動模式上加以探討。或以小型教學(Microteaching)方式即一人飾演導師,其餘是學生,輪流讓各導師的想法實踐出來,從而加以研討。

 

觀乎受訪者提及創意舞蹈師資的缺乏,雖然以上教材套的編寫對象是學校教師,內容亦較簡單,但現成的教案或示例可以是一個起步點,讓舞蹈導師進行研習,以解決欠缺教學設計和內容選材之問題。研習過程中,反而集中解拆課堂之組織,討論或試行導師話語指示、不同提問方式之運用、課堂管理與互動,從這些教學技巧層面和細節出發,往往又會引發對學習材料和設計的反思。筆者進入學校將戲劇教育知識與技巧轉化給教師時,發現教師施教時出亂子的原因可以很多:因為不熟悉內容而忘記活動流程;只按步驟進行活動,忽略學生的反應而即時作出協調;不習慣以活動形式或肢體表達的課堂管理,而令教師對學生的走動產生不安;多以直接講述學生執行之模式而非提問引導讓學生自行探索……這些細節除了反映教師之教學資歷與經驗、或對相關操作理念之理解外,都反映其教育觀、兒童觀、學養、師生關係等等。

 

基於不同教師的特質,引導教師提昇教學技巧時要靈活變通。例如協助有探究式教學經驗的教師,在他們施教時從旁給予提示,或課後檢討時在教案推展及操作指示上加以拆解,他們往往進步神速。沒有經驗或對活動式教學沒有信心的教師,如能循序漸進以較靜態的遊戲入手,讓他們熟習操作、指示方式,並鼓勵他們觀察學生反應或加以回應,慢慢也能放下心理障礙而願意試行。因此在眾多教學手法當中沒有好與壞,或層次之高低,例如示範和口頭引導都是教學光譜上的其中一點。支援期間有時會以示範作主要轉化方式,有些教師從觀察便可以得到精粹,有些則會錯失重點,只找一些外在狀況機械式模仿;如只在回饋時評鑑,不作教室的即時協助,或會錯失了教學現場的具體狀況而作出有力的跟進。可見教學上的研討是細緻而在地的,如何分析和拆解課堂亦是把知識與技巧轉化的重要元素,這方面對課程的建立與推展亦有幫助,因為教學是一個見樹又見林的過程,課堂與課堂之間如何推進,所謂由淺入深是互有關連的。不同程度之間,單元與單元的連繫亦能搭建課程的雛型,而課堂內容又會由整體課程脈絡而衍生個別教案之設計,互為關聯。

 

除了個別教案案例外,教改時推出有關課程之架構,於2003年出版的《舞蹈教育新里程指引手冊》(下文稱《指引手冊》)有較具體之說明。這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委約香港舞蹈聯盟伙同香港演藝學院的「學校舞蹈研究及發展計劃」的一部分,由陳頌瑛擔任研究員及作者、施德安統籌及翻譯。當中的教育資源套根據當時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建議的藝術教育四個學習目標,撰寫成四個程度的教學活動示例,四個學習目標包括:培養創意和想像力、發展技能與過程、培養評鑑藝術的能力、認識藝術的情境。各示例格式亦按課程發展處的藝術教育課程架構撰寫,即從四個學習目標(見附表第一欄)引伸各目標下多個學習重點(第二欄),並配合學習活動示例(第三欄)及教學示例(第四欄)加以說明,教學示例(包括流程與步驟)採用「三元學習:演出、創作和欣賞」法設計,「三元學習」法並非線性之步驟,可以配合學習重點而安排次序和次數,指引內亦分別展示四個程度的各一個(兩至五小時不等)教學示例。這類課程架構由學習目標引伸學習重點、活動與教學示例,故此互有關連,對分析教學內容的選取、流程與步驟是否對應相關的學習重點與目標是值得研習的,下列附表按《指引手冊》作者的編撰選擇只列出附有教學示例說明(即第四欄)的學習重點(即第二欄)。全本《指引手冊》仍有大量學習重點未有列出相關的示例,實在有待關心舞蹈教育的朋友繼續發展與研討。

匯聚與分流,創造滔滔不絕的可能

教學技巧與思維的轉化往往被認為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轉移。然而,科學史家Thomas S. Kuhn提出的「範式轉移」,不只是知識與方法的轉換,當中還涉及理論、範例、標準、觀念在不同專業的理解與運作,如何對準目標進行轉化,確實需要多方位的認識與協力。受訪者在舞蹈界提出多元舞蹈的可能,更需要定時的研討與分享,讓業界與大眾多加認識。舞蹈教育同業少有交流機會,又或目標不同而滯礙討論的持續性。筆者籌辦過不少大、小型的戲劇教育研討會,也明白最初可能只是各自表述,主持人又未必能從中連結引發思考,甚至在交流中,不同想法和立場會造成對立或失語狀態。但研討會或分享會,可以聚集同業之餘,亦可讓實踐與思考「浮面」(visible),這些都有助業界互相了解;又或定期採訪或撰寫一些教學項目或觀察,待一定時間累積和梳理後,在策劃與討論方向上便能更聚焦。疫症期間開拓了很多與海外藝術工作者的研討可能,以及技術層面的配備,這實在需要持續發展。

 

此外,發展中、長期的舞蹈教育項目亦是加強教學團隊研習的機會,民政事務局的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推出後,有些藝團或藝術家都以此為研究和提昇在職藝術家的機會,舞蹈教育又如何推展?從受訪者以往參與的項目,筆者發現較少涉及培訓教師或舞者的舞蹈教育課程(train-the-trainer),或只是短時間形式進行的支援計劃,這影響舞蹈教育成為可轉移的知識與技能,亦影響知識建構的框架之形成,這可能與資源分配和市場需求有關。因此,形塑具中、長期研習舞蹈教育的項目,讓有經驗的舞蹈導師建立教學理論與實踐架構之餘,亦能促進教學「語言」之確立,教學「語言」不只於教學指令、教案編撰,亦包含舞譜、常用習式/活動、空間運用於教學現場之構建。

 

還有,筆者的資料搜集過程中,搜尋本地舞蹈教育的內容,發現文章不多,研究報告、指引等文字紀錄亦散落不同隙縫,或在公共與大專圖書館內,個別書籍亦只能到館借閱,有些似乎絕跡了,只能在筆者的書箱內檢索。重整香港舞蹈教育的發展脈絡,會否是業界關心之事?回想戲劇教育(其後稱為應用戲劇/劇場)藉教改時期加以推展,並設立機構專門推廣與研討,劇團的教育/外展部門越見重視,香港藝術學院與香港演藝學院先後設立碩士課程,隨著當代劇場重視觀眾參與/共同創作人的思潮,戲劇教育/應用劇場之研討亦從服務教育與社福界的功能層面,轉而談論當中的美學理論、議題審視及構作方式。部分受訪者希望舞蹈教育也能有更多專職的人員或機構推展,觀乎舞蹈教育的文章多融入於舞蹈界刊物中,應該以「分或合」發展,可能是階段、策略與歷史文化背景之考量。香港藝術發展局最新推出的「舞蹈藝術教育/創作研究整理資助計劃」,鼓勵舞蹈工作者延伸發展新研究及教材,這又能否讓上述不同形態的點滴慢慢收集、凝聚、匯流,嘗試鑿開困局?

 

[1] 孔淑美、朱理蓮、吳望如、張全成編著,《藝術與人文──第三階段教學參考手冊》(台北:台灣藝術教育館,2009)。

[2] 許明輝、吳香生、李柏雄、余胡月華、梁志鏘、張杏冰等著,許明輝編,《透過藝術以提高教育的素質:香港學校有效藝術課程模式的探討:研究報告》(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頁38。

參考資料: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Dance (Version 8.4), accessed 2 November 2021, https://australiancurriculum.edu.au/f-10-curriculum/the-arts/dance/

 

方人:〈一份消極的考察報告──對「紐約學校舞蹈教育的考察」的一些回應 〉,香港:《舞蹈手札》3-4,2001年4至5月,頁5-6。

孔淑美、朱理蓮、吳望如、張全成編著:《藝術與人文──第三階段教學參考手冊》,台北:台灣藝術教育館,2009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體育組:《舞蹈教材套—創作舞》,2013 年修訂版,<https://resources.hkedcity.net/resource_detail.php?rid=1694373526>。(檢索日期:2021年11月2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舞蹈教育會議2001講辭結集:附加舞蹈教育工作者、團體資料索引》,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年。

 

陳頌英著,白朗唐編,施德安譯:《舞蹈教育新里程指引手冊》,香港:香港舞蹈聯盟,2003年。

 

許明輝、吳香生、李柏雄、余胡月華、梁志鏘、張杏冰等著,許明輝編:《透過藝術以提高教育的素質:香港學校有效藝術課程模式的探討:研究報告》,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年。

 

張潔盈:〈主編的話—老師的盛裝:教學現場的培訓與支援啟示〉,載周昭倫、譚瑞強、張潔盈主編《戲有益—戲劇融入學前教育教案集》,香港:香港話劇團,2016年,頁11-13。

 

潘少輝:〈紐約學校舞蹈教育的考察〉,香港:《舞蹈手扎》3-2,2001年2至3月,頁2-6。

 

Catherine.jpeg

丘思詠於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舞蹈的多元性|圖片由嶺南大學黃炳禮音樂及演藝部提供

Mimi.jpg

盧淑嫺主辦《舞動所能.心.共融》總結展演|攝影:Jeff Ng|圖片由「兩口米」提供

Juli.jpeg

稻田故事工作室於小學帶領親子工作坊|圖片由稻田故事工作室提供

unlock.jpg

不加鎖舞踊館「身體運動」課程|攝影:John Wen|圖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中文版

​英文版

overview-2020.png
bottom of page